Print logo

耶鲁北京中心线上研讨会
“中德应对老龄人口不断增长的适老化管理策略”

2022年11月24日,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组织中德两国知名专家就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人口增长展开了线上交流,耶鲁北京中心、澳门圣若瑟大学利氏学社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和德国都面临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共同探讨如何建设公平、以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护理体系,对双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次交流中,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哈雷分校健康和护理科学院院长加布里埃尔·迈耶尔教授介绍了德国的情况和解决思路,香港心灵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黎天姿博士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裴晓梅教授分别讲述了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现状与措施。

德国老年护理中的伦理问题

迈尔教授的演讲以“德国老年护理中的若干伦理问题”为题,介绍了在建设一个公平的老年护理体系时可能会遇到的伦理问题。一般来说,可以将护理分为居家护理和养老院护理两种形式,通常都会涉及长期护理。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共有331万老年人在家养老,其中212万人仅由亲属照顾,98万人得到了专业护理人员的协助。此外还有82万人住在养老院。随着老龄人口和相应的护理需求不断增长,德国正面临着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研究表明,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训的辍学率为30%,另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五年内离职。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因为薪水低、工作压力大而想要离开护理行业的人数再次急剧上升。和很多国家一样,欧洲失智症患者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这也构成了一项特别的挑战。针对这一现象,迈尔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进行了“失智症护理护士(Dementia Care Nurse)”的研究。研究发现,加强咨询中的技术辅助对护理人员和患者都会有很大帮助。

 

德国联邦卫生部此前也提出了《国家失智症战略》。作为试点项目,失智症专家走进非专业护理人员和患者家中,为他们普及相关知识和培训,成果显著。同时,医院和护理院的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另一个问题是过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研究显示,目前约30%的患者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而这与许多医学建议相悖。因此,迈尔教授呼吁减少使用此类药物,更多地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英国的很多项目和研究都表明,长期来看以人为本的方案更有效果。迈尔教授还主张将入院治疗作为“最后的手段”,因为从研究结果上看,失智症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在医院迅速恶化。欧洲“适时护理(RightTimePlaceCare)”项目也清楚地表明,过度的住院治疗会产生负面效果。迈尔教授还希望能有更多关于护理机器人的讨论,这种可能性在德国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通过“圆融”使中国老年人融入社会

黎天姿教授的演讲“迈向金龄路上圆融生命”从哲学角度出发,阐释了如何使老年人融入社会。衰老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而是一个“不断成熟和成长的过程”,远远超出了身体健康的范畴。因此,当我们讨论老龄化时,也必须要考虑到精神层面。黎教授从她的研究和个人经历中发现,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一定要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还要在老年人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建立一种“友谊和联结”,这特别需要家人的帮助以及对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同时也要帮助老年人回顾自己的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最后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即帮助老年人接纳死亡,将死亡看作是生命必然的最后阶段。黎天姿教授在香港任教,根据2016年的数据,香港700万人口中,约300万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将近100万人信奉天主教或新教。精神上的关照对他们尤为重要。黎教授对老年护理的观点与佛教中“圆融”这一概念不谋而合。“圆融”指的是看似独立、彼此分离的事物其实也是相互联系的。推及到社会层面上就可以理解为,即使老年人往往并非处在社会的中心,比如住在养老机构,但他们仍然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裴晓梅教授在她的演讲“中国整合照护劳动力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中重点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裴教授用数据直观地说明,8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病患病率和残疾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在中国,老年护理主要是依靠家庭。但如今三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少,在城市中更是如此,传统照护模式往往不再适用。裴教授提出了四项有待解决的任务:第一,加强疾病预防和延缓失能;第二,建立长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照护体系;第三,该照护体系下所提供的服务应当能够满足多种需求且方便获得;第四,必须在老年人和公共财政所能够负担的范围内。

裴教授通过多项数据表明,中国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25年还要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的增加就是一例。在北京、湖北等省市,增量均以数万计。养老服务机构中工作人员的数量也有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计划加强针对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培训。2016年-2020年,护理人员数量的增长超过了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数量的增幅,养老机构的照护比有所提升。清华大学也积极投身于养老领域,不仅开设了继续教育课程,还出版了《清华老年卫生通讯》等刊物。当前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步得以解决。

 

作者:奥勒·恩格尔哈特(Ole Engelhar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