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德关系
2020年北京奖学金生年终总结会

中国的社会现实比德国大部分公众所认为的要复杂得多。来自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泽林在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奖学金生们的交流中认为,应该更加全面地看待中国。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曾担任中国驻德国大使多年。他从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了中德两国长期以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和成功合作。虽然他注意到近来德国对中国的看法日益恶化,但中德关系的实际情况要好于表面。德国和中国都在各自的大陆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为维护世界安全做出了特殊贡献。特别是考虑到美国未来不可预见的发展,中德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国可以从合作中获益,特别是在商业和贸易领域。鉴于抗击疫情的成功,中国有理由为自己的制度感到骄傲。

德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泽林谈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德关系。他阐述了西方对中国认识的变化,并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形象在德国不断恶化的原因。习近平主席上任后,中国在世界的角色日益发生变化。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重要性的迅速提升,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它的发展和崛起褒贬不一,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是劲敌。对中国缺乏了解往往导致了这些揣测,这种有限的了解则主要来自于媒体的报道。然而,这些媒体往往缺乏对中国发展的全面了解,这就导致在谈论中国时总是不能实事求是,对中国发展情况的介绍往往是简略的、片面的。鉴于中国的崛起似乎势不可挡,西方国家确实因此担心自己的衰落,担心以西方国家为政治秩序制定大国的旧世界秩序的终结。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中国上升到世界强国地位是一种威胁,因为它与自身全球政治影响力的相对化是同步进行的。不过,泽林提到历史上19世纪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和英国类似的担忧,说明适应变化也是需要时间的,毕竟 “德国制造” 以前是缺陷证明,而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最高级别的质量保障。

中国对世界强国地位的诉求与德国作为一个统一较晚的国家努力在世界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同,中国的目标是恢复在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地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证明了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必要性,因为大量的全球性挑战只能与中国共同解决。

随后的提问和讨论环节,让在场的奖学金生们有机会向发言者提问。在回答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将如何影响与德国和欧盟关系的问题时,泽林指出,即使在新总统拜登的领导下,欧洲人也会努力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泽林认为,社交媒体的可信度是否低于传统媒体,不能一概而论。他指出,不要根据媒体的类型来区分。在德国,社交媒体越来越重要,并与传统媒体形成竞争,据此发挥其传播新闻更快、更独立的优势。

 

此时正处于在新冠疫情时期,专业交流机会有限,本次会议为奖学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中德两国当前发展的有利机会。2021年计划与奖学金生们考察赛德尔基金会在贫困省份甘肃省的项目。该项目以职业培训为主,旨在为中国西部发展做出可持续的贡献。此次考察原定于2020年实施,因疫情而推迟到2021年。

作者:刘小熊

翻译:张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