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家庭服务业领域的国际交流

社会的变化对中国和德国的家庭共同生活产生了影响。2015年11月德国女政治家代表团来华访问,中德双方就家庭服务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2015年11月2日至7日在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合作的基础之上,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代表团在乌特·艾玲-胡特西博士的带领下前往中国访问。在北京和广西停留期间,中方相关各级领导向代表团介绍了中国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家庭服务业情况。此外,双方还就社会与人口变化背景下家庭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举办了研讨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中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其基本职能是维护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自2003年起全国妇联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要围绕提高妇女在工作、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合作,例如开展专题政治交流、提供职业培训以及开展以改善中国西部妇女经济参与状况为目标的小额贷款项目等。

参观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

北京的家庭公共服务

在与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会谈时,双方探讨了促进妇女经济参与的措施以及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艾玲-胡特西博士指出,低出生率是德国也是中国正面临的问题。受到职业目标规划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大幅度下降。孟晓驷副主席谈到,不只儿童护理,老年护理在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中国也是受到热议的问题。目前主要在农村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人们既能够从事经济生产又能照顾家庭成员,例如在家从事小手工业等等。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全国妇联也通过发放小额免息贷款鼓励农村妇女自谋其生。

在参观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时,代表团了解了北京家庭服务业的情况,包括信息咨询服务、妇女培训等等。目前全国一共有70万多家类似的“妇女之家”,通过捐赠、会员费和地方政府以及妇联补贴等提供资金支持。使用这些机构的服务是免费的,大部分员工来自全国妇联系统。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参观使代表团对中国社会妇女角色的变化有所了解。特别是1950年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奠定了婚姻自由的《婚姻法》,同一年颁布的、规定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土地权利的《土地改革法》以及1953年颁布的、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选举权的《选举法》,对于性别平等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健康服务需求巨大

代表团在南宁及周边地区考察了地方妇联领导的机构和项目,了解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家庭政策。健康护理服务发展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代表团参观了以广西浩天安恩宝母婴健康咨询中心为代表的机构。而所参观的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则提供家政服务和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致力于促进妇女就业。主要为女农民工、下岗失业妇女开展实践培训,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目前中国在家政护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经过此类培训的妇女的收入高于平均收入水平。随后代表团分别来到南宁市坛板坡和联团村,参观了村庄发展示范项目和水果种植等项目,了解了促进农村发展的相关措施。

南宁市家政服务与护理人员培训

促进农村妇女发展

接下来,中德双方妇女代表以“妇女与家庭服务业”为主题召开了研讨会,就当前中德促进妇女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除德国妇女代表团之外,广西自治区及南宁市妇联领导、合作机构与自治区厅局代表以及企业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广西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吴晓丽首先介绍了当地妇联工作的基本情况。广西地方各级都建有妇联组织,也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各机关事业单位都有妇委会,各级工会组织还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为了使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吴副主席列举了近些年实施的比较成功的措施。例如2009年起发放的政府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帮助12.5万名农村妇女实现创业,带动80多万妇女就业。各级妇联创建了近2000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带动20多万农村妇女脱贫或增收致富。维权和法律咨询服务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措施,例如,与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共同创建“律师维权志愿服务团”,设立妇女维权热线等,为妇女儿童提供维权服务。此外,还组织农村妇女参加两癌免费检查,为特困患“癌”妇女提供救助金。

广西妇联还多方筹集资金在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屯创建多所“儿童家园”。通过在贫困地区实施一系列公益项目,帮助当地妇女儿童改善生活条件。由广西妇女主导成立的广西金绣球巾帼家政服务联盟目前汇集了40多个女性家政企业,形成了统一的品牌和培训标准。2014年广西家政从业人数为48万人左右,其中女性占86%。

正如广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局处长涂永森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所指出的,妇女作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促进就业,提高服务质量,广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制定家庭服务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培训机构的发展并对家政服务员的服务进行了规范。

艾玲-胡特西博士介绍德国的家政福利政策

提高组建家庭的吸引力

艾玲-胡特西博士在发言中介绍了德国最重要的家庭福利政策。自己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职工可以在孩子三岁之前申请父母育儿假。父母双方都可以使用育儿假,且在育儿假期间,雇主不得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德国对家庭最重要的财政补贴方式是父母金。到孩子一岁之前,自己抚养孩子的父母,且每周工作不能超过30小时,都可以申请父母金。为了吸引更多的父亲休育儿假,如果父亲也申请,可以额外再获得两个月的育儿假。这种额外的“陪伴育儿假”越来越受欢迎。巴伐利亚州40%以上的父亲都会使用这种育儿假。此外,巴州政府为孩子的母亲或父亲提供的福利还包括教育金和抚养金。

艾玲-胡特西博士指出,巴州家庭和妇女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男女在经济、政治、科学和社会领域的机会平等,同时促进妇女获得有社会保障的正式就业以预防老年贫困的发生。此外,还注重鼓励妇女创业;推进灵活的工作时间模式,特别是为了那些由于抚养孩子中断工作之后重新就业的妇女;促进家庭服务业和妇女技能培训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兼顾职业与家庭,必须采取措施使妇女在育儿假之后易于回归工作岗位,为她们——即使是兼职工作,创造走向领导岗位的机会。

前德国联邦议会议员玛丽亚·埃希豪恩女士首先阐述了“生命的恩赐”协会的工作。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咨询机构,免费提供妊娠相关问题的匿名咨询。埃希豪恩女士还指出,老年护理与“护理式居住”变得越来越重要。德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数不断增加,目前约有70%需要护理的人采用居家护理的方式,30%在养老院。在养老未来发展方面,社会服务站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为老年人和贫困的病人介绍看护老年人与病人的护工,确保他们在自己家里能够得到合适的照顾。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上巴伐利亚区议员盖布丽勒·奥弗-尼瑟尔豪夫女士以盖尔梅灵市为例,介绍了“多代屋”项目。该项目设立了一个中心互动场所,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提供从妊娠护理到集体午餐乃至垂危陪护等广泛的社会服务。

参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取消独生子女政策

针对德方与会人员提出的中国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原因的问题,吴晓丽副主席指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从经济和社会等角度综合考虑,是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现在的情况与1980年制定生育政策时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时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否则温饱问题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控制了4亿人口的增长。

促进妇女就业对于脱贫的作用在讨论环节再次被提及。吴晓丽副主席谈到,家政培训恰好可以帮助无学历的年轻女性脱贫,避免老年贫困。社会对于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巨大,这种现状对于实施家政培训措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职业女性如何照顾孩子也是与会人员关心的一个问题。艾玲-胡特西博士表示,巴州在发展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照顾上小学的孩子是很多父母面临的更大的问题。从巴州近些年的经验来看,大多数父母只需要进行放学后(半天制小学)的托管。不过,巴州也正在努力发展全天制小学。

代表团行程结束前,中德双方代表都表达了能够继续就家庭政策议题进行交流的愿望,继续保留由高级别会谈、理论研究以及对各机构、项目进行实际考察等方面构成的行程安排。

作者:刘小熊

翻译:张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