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巴伐利亚州妇女代表团访华
培训班助力妇女脱贫

中国如何促进贫困妇女发展?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为此所开展的工作包括开展家庭服务项目培训班,使贫困地区妇女实现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

甘肃省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2017年9月10日至14日应全国妇联的邀请,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乌苏拉·曼勒教授率领由联邦议会议员芭芭拉·兰茨格女士、巴伐利亚州议会议员乌特·艾玲-胡特西博士女士、卡罗丽娜·特豪特纳女士以及县议员乌特·尼科莱森-迈茨女士组成的代表团到访北京与甘肃两地,考察家庭服务业领域促进妇女职业培训的措施。

曼勒主席与当地人民亲密接触

德国的性别平等与促进就业措施

代表团首先参观了北京市一家致力于从事育儿、家政和老年护理领域服务和培训的领办企业。该企业采取综合措施,为学员提供宝贵的职业发展机会。
参观完各部门之后,代表团与全国妇联代表共同举行了以“家庭服务业与女性创业就业”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曼勒主席致开幕词,介绍了德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家庭服务业的作用。

曼勒主席与全国妇联副主席宋秀岩畅谈双方未来的合作

曼勒主席谈到,20世纪初期以来,德国的各妇女联合会就投身于促进性别平等的工作之中,从一开始就将推进培训作为实现社会参与和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不过,在德国家庭服务业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为简单帮工,几乎不存在赚钱的可能。随着人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才从政策方面对家庭服务业重视起来,其专业程度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不仅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还使从事其他职业的妇女得以减轻负担,能够更好地协调家庭和事业。

随后,全国妇联欧洲处处长李小星女士介绍了全国妇联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和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举措,不仅为地方妇联提供支持,同时为高层领导提供政策咨询。根据目前的预测,60岁以上的人口在2010年占总人口的13%,到2050年将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老年护理领域的发展。
兰茨格女士和艾玲-胡特西博士则简述了德国联邦政府为了协调家庭和职业而出台的鼓励措施,例如巴伐利亚州通过促进幼儿托管服务领域的发展使妇女就业率达到德国最高水平。在巴伐利亚州公共管理部门,现在在职的女性人数甚至超过男性,尤其为农村地区的性别平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妇女发展

全国妇联副主席、青海省前省长宋秀岩女士在与曼勒主席的会谈中,对全国妇联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长期有针对性的合作表示赞赏,特别是2003年到2016年在欠发达的青海省共同实施的免息小额贷款项目帮助了390名妇女创业。

代表团考察当地手工业发展的代表性项目

9月13日代表团前往中国人均年收入最低的省份甘肃省内的西和县进行考察。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全国妇联在当地以开展示范项目的方式,共同开展妇女培训,以减少贫困,提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该项目为期三年,每年开展14天培训,计划培训225名妇女,涉及领域为老年护理、月嫂及家政服务。目的在于使学员能够具备符合市场需求的能力,供养家庭。

由于目前当地的就业机会比较少,因此,参加过2017年第一期培训的一多半学员都离开了本地,前往发达的东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获得的收入可以通过经济反哺促进当地的发展。

项目受益人的亲身经验

代表团还与参加过培训且留在当地的4名学员进行了交谈,对该项目对学员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了直观地了解。学员们认为从培训班获益匪浅,她们所学到的技能正好可以直接用于对自己家庭的孩子和父母进行更专业的照顾。
超过三分之一学员已经在当地就业,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按小时收费的婴儿护理带来的额外收入可以增加基本保障,所以,妇女们也不需要因为经济原因而被强迫离开家乡,而背井离乡总是伴随着巨大的个人情感上的缺失。

其中一名学员也谈到了自己以前去北京和上海打工时的经历,觉得很不方便。除了自己的父母还得把孩子留在家乡,因为在东部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常常无法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虽然打工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是后来她还是回到家里,参加了赛会与全国妇联举办的培训班,现在正在当地寻找家政服务方面的工作。
曼勒主席表示,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当地的发展,因此,以后更应致力于“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够留在家乡工作。

对包集村的考察给代表团留下了新的印象

当天下午,德国妇女代表团一行深入石堡镇包集村,了解了以手工业闻名的该地区促进妇女手工刺绣和草编等产业发展的情况,这些巧手妇女还可以在非农忙时节通过做这些手工增加收入。
贫困的西和县所做的各种努力正好契合中国政府制定的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远大目标。目前为止中国还有将近40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一半是妇女。


作者:施小东
翻译:张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