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育和土地综合发展是关键因素

职业(环境)教育和土地综合发展是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论坛上的主要议题,因为只有通过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加强范式转变以及将农村纳入到发展规划中,中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同时也是绿色技术的最大投资者。中国大城市的居民现在经常深受严重空气污染之苦,尽管如此,中国东部沿海大城市对来自农村的人们的吸引力仍然没有减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如何在基本不妨碍经济增长的同时,在未来更加环保地推动技术发展。这正是2016年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讨论的主要问题。此次会议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来自国际组织以及政治、经济、学术和媒体界的1500多名专家相聚于此。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代表与合作伙伴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分论坛

在此次国际论坛期间,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及其德方和中方伙伴机构于2016年7月9日合作组织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分论坛。由于中国和德国在这一领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专业技术工人缺口问题不断加剧,因此,分论坛主要关注职业教育。中德两国现在的趋势是学历教育的发展抑制了非学历职业教育。专业会谈由德国驻广州工商大会总经理克里斯蒂安·恩格尔斯先生代表德国经济界代表团主持。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总干事长彼得·维特劳夫博士出席了分论坛并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并行关系。对于两个国家而言,培养充足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极其重要。他们除了要具备研发和转化创新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的能力,还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进步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可以也必须齐头并进,这样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才可以供子孙后代使用。

随后,浙江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岗教授补充说明了教师教育与获得社会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为了能在孩子们年纪还小时就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行为的必要素养,重要的是使教师能够进行行为导向的环境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博士在他的报告中指出,教育会对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做出决定性贡献。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议程涵盖了“保障包容、公平和优质的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等17个目标和169个子目标,例如,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均掌握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Holger Magel, Christian Büttner, Liu Lixin, Christian Engels, Bernd Seuling und Yang Xieying

实践导向与吸引力是成功关键

在关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小组讨论中,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立新博士认为,与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和实践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将有助于解决迫在眉睫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口问题。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邵贝德博士进一步指出,必须提高职业教育在德国和中国的吸引力。除了要以实践为导向,还要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教育贯通性。目前,中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机会升入应用技术大学或者综合性大学继续学习。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秀英教授介绍,在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一个中德试点项目中,该校学生有机会到兰茨胡特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这个做法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现在综合性大学比职业教育机构更能从不断提高的教育环境国际化中获利。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师再培训方面也发挥着先驱者的作用。学校与上海市教委、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以及巴伐利亚州文化部合作,在中国和德国的试点项目上实施了为期六个月的中德实践导向教育计划。该计划独特之处在于,教师通过在德国的学习,能够具备相当于德国学员通过德国工商大会结业考试的水平,以使中国职业学校教师能够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高要求。

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同等重要

来自德国农村发展学院院长的赫尔格·马格尔教授指出,同样重视城镇化和农村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没有农村地区,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自德国纽伦堡市长办公室的克里斯蒂安·布特纳博士举例说明了纽伦堡市是如何通过“纽伦堡都市区域”的方案将周边地区纳入到发展进程。对于所有学习者来说,了解农村地区和它们的基础条件很重要。另外,纽伦堡周边的城市和乡镇也分散了高等教育机构,因为将所有的第三级教育机构设置在一个人口密集区是不合理的。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通过在中国开展项目支持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发符合需求和面向实践的教育课程,促进中高等职业培训和教师培训。基金会的工作重点之一放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自2015年起在中国的小学实施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项目。此项目将为5个省市的教师提供培训并通过编写特定的关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学习材料和教材,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作者:雷诺和邵贝德博士

翻译: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