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对话乡村振兴战略
2019年:西安暑期学校

2019年7月1日第三期暑期学校在古都西安顺利开班。这是由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活动。与往年一样,本次暑期学校的目标群体是来自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今年的主题是“乡村振兴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从理论到实践”

 

来自中德的教授、专家们齐聚西安,给参会学员带来价值满满的报告,大家就乡村振兴新发展进行了讨论。活动前有120余名学员进行了报名,但由于场地和组织原因只有109位学员实际参加了此次暑期学校。就此次参与情况而言,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代表处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所举办的暑期学校系列活动已经在专业领域内打响了名号。参与的学员们拥有不同的工作背景,他们来自于高校、政府行政机构、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境外非政府组织等,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大有兴趣,并为此而工作

 

演讲中的马格尔教授

报告内容丰富多样

在第一天的开幕式上,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代表处首席代表迈克尔·克劳斯博士、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副书记焦莉丽、中国人民大学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秘书长张秀智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景阳分别作为主办方和协办方代表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霍格尔·马格尔教授做了主旨报告。他以“中德两国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新视野——我们可以在哪些领域互相学习?”为题,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天下一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吸引学员们进入他的激情演讲中。最后他对比了中德两国的情况,认为两国在农村发展方面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

随后,教授重点分析了中德乡村发展上11个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区域性发展失衡、土地使用不断增加、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农村就业岗位缺失、城乡等值化等。他强调金钱并不代表一切,在乡村地区存在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乡愁文化、和谐等,这些概念在中国有很多深层次的含义。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哲学的精髓,引发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空间规划是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代表处合作伙伴自然资源部的一个重要工作领域。克劳斯博士作为人民大学的客座教授就这项主题做了相关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德国空间规划的架构条件,同时也向学员们阐释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分散式集中和中心地体系,作为空间规划的指南。然后他以几个实例来详细介绍了德国的规划体系,并指出为什么空间规划被视为城乡等值化的重要基础。德国的空间规划对中国的规划体系有着启发性作用:克劳斯博士的报告激发了如何把德国经验有效地利用在中国空间规划立法上的激烈讨论。

 

 

演讲中的克劳斯博士

下午来自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的张辉博士做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他对城镇开发边界内容进行了着重介绍,该项新规是为了保护农村地区免受城市发展的影响。此外,环境承载力监测在他的报告中也占据了很大篇幅。第一天的压轴报告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所做。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刘教授做了名为“乡村的有机结构重构与振兴”的报告,刘教授表示“乡村有它固有的结构,当这种结构被破坏时,就会在乡村地区出现危机,比如农村人口外流、村庄空心化等。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应该恢复农村地区的功能与结构。”

 

演讲中的柯尔克教授

第二天的课程主要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市场和土地产权制度展开。来自德国马尔堡大学的迈克尔·柯尔克教授针对这些要点做了两个报告。他的第一个报告以“农村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题。在报告中他表示,农村不仅仅是极具价值的自然资源也是社会与生态领域的重要课题。稳固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以及可行的流转方式构成了农村地区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人口变化、经济增长、城镇化、能源价格等原因情况也会随之而变。为了保证稳步发展,土地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下午,柯尔克教授就土地市场问题,尤其是土地租赁以及租赁市场做了第二个报告。一个健康的土地租赁市场有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然而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租赁体系。在这方面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高期待值的土地改革。针对该主题的讨论异常激烈,在土地私有领域是否存在转变的余地,这都是不可预见的。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目前的土地所有制变得具有弹性。中国农村需要一个完善的土地租赁市场,来提高土地利用率,重新利用撂荒的农用地以及停止农村人口外流。

 

 

参观葡萄主题公园

中方的专家学者们就第二天的主题要素也做了两个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的夏方舟副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转变”。据统计,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出现了住房过剩现象。他演讲的中心点是,中国未来要更加高质量高效用地。下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清勇副教授就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做了相关报告。他以批判性思维,用大量例子来阐释农业用地如何变成建设用地,以及农民可通过接受补偿款的方式离开土地。学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张清勇副教授所举出的例子,并由衷地为张副教授的精彩解说鼓掌。

第三天教授、专家们的演讲主题更加偏向实际。克劳斯博士以“德国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理念——海外经验本土化”为题目进行汇报。克劳斯博士在中德两国有多年空间规划、土地整理、村庄革新和农村发展的经验。他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基础将中德两国农村地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另外也向大家展示了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代表处在四川省金源乡示范项目中德国经验中国化的情况。

圆桌讨论(从左到右依次:克劳斯博士、柯尔克教授、维利·齐默尔曼、杨东朗教授、兰峰教授、曲卫东教授)

陕西华地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武泽江先生在他的报告中,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了西安村庄革新的情况。在暑期学校后续环节中专家和学员们有幸到几个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

 

下午,在土地治理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维利·齐默尔曼先生做了题为“善治与乡村发展——一体还是分裂”的报告。他认为土地善治包括6个要素:国际合作框架、平衡城乡发展、综合性农村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土地争夺和土地滥用以及实现阳光透明行政。他同时也认为实现土地善治要注重教育发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磊教授在他的报告中介绍了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并建议从日本规划体系中学习相关经验。至此,第三天的演讲均圆满完成。

本次活动的协办方陕西华地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日程规划。周四华地公司为学员们提供了去三个项目区实地考察的机会。这三个项目区位于西安郊区。在第一个项目中投资者租来了一个村子内空闲的农民住房重新进行修缮,将这些住房作为特色民宿提供给城市居民,以此盈利。第二个项目是一个现代化农业企业,该企业主要涉及培育新型蔬菜品种,种植有机果蔬。第三个项目是葡萄主题公园,人们在此不仅可以种植多个葡萄品种,还进行了葡萄酒酿造。此外游客还可以在这个公园里通过自助采摘进行休闲娱乐。这三个示范项目均有相似的发展思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地区不仅需要现代化农业,还需要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和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来源的工业与服务业

在经历了三天的理论课程和一天的实地调研活动后,中德暑期学校迎来了最后一天的圆桌讨论和总结环节。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杨东朗教授与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兰峰教授在进行讨论环节前为学员们带来了两个简短而精湛的报告。克劳斯博士与曲卫东教授作为主持人邀请中德教授、专家们上台,大家就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参与者们对农村地区的竞争力、转移支付体系、管理体系、农民建议咨询服务、扶贫、分配问题、治理、土地改革等话题进行了激烈探讨。

总结

最后,马格尔教授作为会议主席对本次暑期学校总结了8大要点:中德两国在农村地区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需要关注新的发展趋势;要关注农业、土地市场以及土地治理;重新审视城乡伙伴关系;慎重对待土地征收;要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跳出框架想问题”;我们共同的根基在农村,农村地区有我们发展的灵魂。

在活动的最后,马格尔教授回答了为什么他要为中国农村地区发展而发光发热: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以这句饱含哲理的话语,赢得现场掌声雷动,为2019年暑期学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与者们对此次活动非常满意。在总结环节结束后,许多参与者对此次新颖的日程与讨论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家表示会将所学的内容带回去,希望能将这些想法融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他们也希望能够继续参加2020年的暑期课程。

作者:张文珺

翻译: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