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学术交流
中德老龄化社会研究: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完善老年护理体系

几乎全世界的经济发达国家现在都在与老龄化问题作斗争,德国和中国也不例外。这两个国家的预测清楚地表明,老年人的比例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之下,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2021年共同举办了两场线上交流活动,两国的著名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老年护理模式及其实施,二是如何照护有失智老人以及如何使老年人融入今天的数字化世界。

2021年7月16日和12月22日,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合作举办了两场线上学术研讨会,就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进行探讨。通过此次交流,双方在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有尊严的生活方面获得了新的启示。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褚松燕教授和副主任赖德胜教授在两次会上分别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小熊共同主持会议,并作开幕致辞及总结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叶响裙教授、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李志明教授、法兰克福大学老年医学系主任约翰内斯·潘特尔教授和海德堡大学老年学学院教授安德里亚斯·克鲁泽教授分别在两次会议上作了主旨发言。

中国:社区养老模式

在7月16日的会议上,叶响裙教授和李志明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目前的老年护理模式以及未来的想法和试点模式。叶教授首先阐述了一些重要的基本情况: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共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比2010年的8.9%有所增加。这种(积极的)发展是基于预期寿命延长、医疗服务改善等原因。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传统上实行的家庭照顾制度往往不能再维持下去,促使中国对新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地区,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家政服务企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建设、运营补贴等政策。其次,发展农村社区互助式养老服务。互助养老一般由村级组织兴办,由身体健康的老人们为同村的老人提供服务。尽管社区养老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了创新和全面护理概念的发展,但中国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例如,为老年人提供急需的医疗护理康复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另外,相当一部分社区老年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不够完善。总的来说,社区服务的资源仍然非常分散,没有有效地集中起来。叶教授认为,未来最重要的是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科学地确定这些需求。为此,要将从各个试点项目中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护理员技能认证体系等。

李志明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中国被视为三种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各地根据通过简单的数字描述来确定本地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例如上海市提出 “9073” 模式 (即居家养老占 90%、 社区养老占 7%、 机构养老占 3%)。然而,李教授认为,社区养老更多的是居家与机构养老服务的中间媒介或桥梁。从功能上看,它既能够弥补家庭难以提供全面化养老服务的缺陷,又可以解决单项的社会养老服务系统性和规范性不足的问题。既有利于克服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内容单一及非专业化的局限,也又可以解决机构养老方式温情不足以及收费过高的问题。建立上述体系的三大保障机制在于:首先,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其次,借力“互联网+”和智能化手段。第三,多渠道开发养老服务人力资源。

“关爱社区”——在德国社会形成更多的意识和接受度

潘特尔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德国如何努力应对痴呆症患者。首先,他概述了德国的人口变化过程,现在德国65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随着“老年精神障碍”疾病的增加,大量的公立和私立机构,如全科医生或日间诊所都在治疗这些疾病。

1988年,随着“老年精神病学中心”的建立,对这方面的支持逐渐正规化。目的是在德国403个县市中都建立一个这样的中心,以确保人们能获得以乡镇为基础的、低门槛的和以人为本的护理。因此,“老年精神病学中心”基本上承担了四项功能,即门诊、日间护理、咨询中心和协调。

然而,这肯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挑战仍然存在,例如各个主体(全科医生、养老院等)之间的有效协调与合作问题仍未解决。此外,病人数量的大幅增加加上专业人才的长期短缺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约170万痴呆症患者来说,其中约70%的患者生活在家中,缺少护理。此外,还存在很少开具精神药物处方的情况,而且地区差异很大。潘特尔教授认为,一般来说,对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是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但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障碍。

更重要的是,当今痴呆症的诊断仍然伴随着社会排斥的高风险。因此,整个社会必须努力提高公众意识,逐步改变对痴呆症患者的态度,同时必须继续完善培训和资质认证。

联邦家庭、老人、妇女和青年部以及联邦卫生部推动的“国家痴呆症战略”就是通往这条道路的一个重要基石。其目的是“建立和发展促进痴呆症患者在其生活地区进行社会参与的体系”。

克鲁泽教授在他的演讲中强调,让“关爱社区”参与到老年人护理中非常重要。 从一个基本的角度来看,他呼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谈论老年问题,因为不存在 “统一的”一维的老年。相反,它在生理、心理、认知或社会维度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老年”在每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含义,而不仅仅是现在通常所理解的身体技能的衰退。许多研究表明,年轻人实际上喜欢和老年人在一起,包括那些患有痴呆症的人——这是创建一个照顾老年人的关爱社区的重要前提。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多维地认识和尊重老年人,使过去的生活并没有被简单地遗忘,这也是德国的一个好榜样。为此,应通过媒体和政策,使公众更加了解这种对老年和人的更广泛的释义。因为陪伴老人不仅是一种关爱行为,而且对照顾者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个人收益。出于以上原因,克鲁泽教授呼吁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社区护理以及维护乃至巩固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中国:转变社会意识,使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

在2021年12月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叶响裙教授和李志明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国如何努力使失能老年人生活地更舒适的情况。

叶教授在发言中首先阐述了目前面临的挑战,例如,近年来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以至于有时会导致漫长的等待。为此,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其目标是坚持以老年人健康为本,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为失能老年人提供连续、适宜、便捷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截至2019年底,已有29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目前已有61万名失能老人获得护理补贴。有30个省份建立了经济困难养老服务补贴制度,354万老年人获得补贴。另外,将城乡特困老人分别纳入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敬老院等机构供养,其护理费用由政府承担。

此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并确定在全国15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20年9月《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又增加了14个试点城区。以此为基础,边试点边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条件成熟后将其确定为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第六险”。

叶教授认为,未来需要为审查试点项目时发现的具体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例如,更准确地划分医疗和护理服务,以便能够科学地部署专业人员和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国家、家庭、社会组织和市场等的作用,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福利系统,重视照护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随后,李志明教授介绍了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目前疫情期间,机“健康码”甚至成为出入公共场合、乘坐交通工具和出入楼宇的主要“通行证”。尽管数字技术无疑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来说通常也构成了一种数字障碍。据统计,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将近2亿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

对此,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中长期规划》中公布了有效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根据这一计划,设想了产品和技术的 "年龄友好 "转型。该计划包括在所有类型的日常情况下保持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此外,数字技术和服务将越来越多地被整合到老年人护理中。这样一来,通过使用各种数字技术和智能物联网系统平台,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中为老年人创造智能老年护理服务。

为此,以2019年11月颁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为指导,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其中指出,要加大产品技术的适老化改造,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使数字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应用各种数字技术发展智慧养老服务,面向居家老年人、社区、机构,开发智能物联网系统平台。

除此之外,重要的是构建健康安全的数字空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约2/3的受访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上有过上当受骗或者疑似上当受骗的经历。李教授在总结时指出,必须改变年轻社会的惯常思维模式,促进适老化转型。这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此外,还要对基础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所有基础设施都应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

德国——痴呆症患者也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在2021年12月的报告中,潘特尔教授重点探讨了如何使痴呆症患者能够快乐地生活以及这样做的实际意义。患有这种疾病意味着判断力和日常能力受到限制,以及无法从事喜欢的活动,丧失自主权。然而,与此同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痴呆症患者都一定会在主观上受到疾病的困扰。此外,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并不是预测生活质量下降程度的最有力因素。社会、心理和空间背景条件也对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还必须考虑到病人的基本需求:沟通。但如何衡量“生活质量”这个多维度的概念呢?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是一个主观的心理结构,它从个人的角度评估健康状况。科学的“黄金标准”认为,生活质量由于其主观性,应该由人自己来评估。然而,许多科学家怀疑在有认知障碍的情况下的自我评估的有效性。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相结合。

一旦这种生活质量被评估完毕,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对痴呆症患者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两点,即人们可以从医疗和护理方面着手。其次,空间环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大量光线和行动自由的痴呆症患者友好型建筑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第三,社会参照体系(活动、社会环境、行为能力、主观体验、情绪化、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维持日常生活能力或者(重新)从事喜欢的活动。最后,当然不应忽视通过对认知等核心症状或对行为症状的药理学/药物治疗进行社会心理干预。

最后,潘特尔教授再次明确指出,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从多维度进行解释。这种认识可以得出一个矩阵,从而指明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的多种干预措施。

克鲁泽教授在报告中同样重点关注了痴呆症的话题。他指出,不应总是将老年与“负担”联系在一起,而是也应该与老年人为整个社会带来的精神和思想潜力联系起来。这也是在以往的“致德国联邦议会的老龄化报告”中提及的重点内容,并对社会意识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德国也在致力于避免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社会不平等,包括缩小数字鸿沟等。要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是要连接现实和数字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发产品和服务时必须考虑到老年人,以确保技术始终只是“补充”,而不是成为医疗或护理产品的主导。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 "机器人医学 "的出现,相反地,应该推广那些支持医生做出长期和可靠诊断的技术——特别是在无法面诊的情况下。

此外,克鲁泽教授也赞同前几位发言人的意见,并建议不仅要谈老年公民政策,而且要谈代际政策。例如,有几项研究表明,将年轻人和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实行双赢。鼓励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参与艺术活动——有时也使用平板电脑等现代技术——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作者:奥乐

翻译:张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