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logo

建设老龄友好型社会和长期护理保险的未来
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0年12月8日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了线上研讨会,中德两国的知名专家就各自不同的养老体制进行了探讨。

正如德国长期以来面临老龄化社会的问题一样,中国也面临着老龄化加剧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中,子女通常扮演着照顾父母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成员的分离,这种模式往往不再可行。因此,在中国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德国的解决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的道路有所助益,也是专家们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主持。

龚维斌教授,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

中国希望从试点项目中吸取正确的经验教训。

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的丁元竹教授和胡薇副教授介绍了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迄今为止的应对措施。丁教授在以“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为主题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基本情况。目前中国约有4000万失能老人,到2050年将达到近1亿人。仅从2015年到2019年,就新增了3000万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共2.53亿)。到2019年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虽然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标准化养老服务体系,但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开展各自的试点项目。

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为例,2012年该市颁布实施《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2015年建立了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平台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覆盖所有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护理保险基金主要通过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筹集资金。这类长期护理保险能够为因疾病或受伤而导致其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参保人提供保障。根据护理费用的不同,目前探索了四种护理形式:一是(家护)居家接受医护照料;二是(院护)在专业护理服务机构或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接受医疗护理;三是(专护)在二、三级医院接受护理;四是(巡护)依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门入户护理。制度实施三年多来,青岛市已有4万多名参保老年人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平均年龄80.4岁。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开展了类似的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试点项目。但是资金来源与青岛有所不同,40%由政府补贴,个人缴费和职工医保基金分别缴纳30%。经过评估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在具有定点照护服务资格的医疗机构中接受照护服务的,照护保险基金支付60%照护费用。同年,北京市海淀区启动了以商业互助保险性质为基础的试点工作。保费(1140元人民币)按年缴纳,被保险人缴纳80%,政府补贴20%,累计缴纳不少于15年。参保人达到65周岁以后,经过评估符合条件的,按照轻度、中度、重度失能的标准,每月可以分别获得900元、1400元、1900元的护理服务。青岛、南通和北京海淀区的做法各有特色:青岛将长期护理限定于医疗护理,而南通、海淀区还涵盖了生活照料。

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于2016年6月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基本政策、管理服务等重要问题。选择了15个城市统一组织试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胡薇副教授在题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报告中对上述的详细阐述进行了补充。虽然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已进入 “老龄化社会”,但近年来,这一趋势急剧加快。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时,8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也在增加,从这点上来说很具挑战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护理需求平均要高10个百分点。“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约有7成左右老年人倾向于目前传统的照料模式--即家庭照料。实际情况是,约有近9成的老人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正如开头提到的,由于城市化、家庭规模缩小等各种原因,家庭照料越来越难以实现。在北京目前讨论 “9064”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机构养老, 4%的老人在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旨在打造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打造居家适老化环境。这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将家庭照料视为真正的工作和重要的社会任务,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可以提供个税减免、护理津贴、照护培训和护理假等。迄今为止中国已有许多省市对护理假做出了规定。此外,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也要进行适老化改造。

安德里亚斯·克鲁泽教授: 如果是我现在这么老,对我意味着什么?

德国:加大对护理工作的重视

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政策与时事学院社会发展、移民和融合处处长苏珊娜·施密特博士和海德堡大学老年学学院安德里亚斯·克鲁泽教授介绍了德国老年护理体制的基本情况。施密德博士在题为“德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德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目前只有1.54,而上世纪60年代末的出生率接近2.5。此外,新生儿的预期寿命也大幅提高。随后,施密特博士介绍了对未来人口发展的预测。到2060年,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占到总人口的11%--目前是7%。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公共财政和教育产生影响。当然,“需要护理的风险” 也会上升,同时——就像在中国一样——家庭照料将继续减少。1995年德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推出了强制性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已覆盖7100多万人。 这种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居家护理,也包括住院护理以及其他居住形式的护理。长护险的待遇根据护理等级而定,从1级到5级不等。 施密德博士认为,未来德国还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根据需求进一步发展居家护理和住院护理等工作十分重要。改善工作条件(包括薪酬)、设立新的护理职位以及加强志愿工作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与中国一样,须确保德国所有的居住区都能获得公平的照护服务。为此,必须加强数字化手段的应用。

克鲁泽教授在报告中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了这个问题。他认同施密德博士的观点,对护理专业的更高认可和更公平的薪酬是重要的基础。虽然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备受推崇,但往往已经不足以支撑家庭的护理工作。因此,问题越来越不可避免:保险费要增加多少?如何招聘到新的护理人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幅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以便缩小医护之间的巨大薪酬差距。克鲁泽教授明确指出,关于护理制度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代际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增加缴费很可能导致老一代人的护理质量提高,但同时也会降低缴费的年轻一代人的购买力。与此直接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工作多久?是否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这意味着这一代人现在要工作更长的时间,以便能够更长时间地缴费,从而减轻后代的负担。对克鲁泽教授来说,让年轻一代意识到他们自己有一天也会到这样一个需要照顾的年龄,这一点尤为重要。这种意识有助于建立代际之间的团结。因此,年轻人应该时刻牢记这种老年阶段。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如果是我现在这么老,对我意味着什么?

作者:奥乐·恩格哈特

翻译:张敬乐